2009年岁末,一只备受宠爱的小“企鹅”有了一个温暖的家——位于深南大道麒麟立交旁的“腾讯大厦”建成并投入使用,成为深圳的又一地标性建筑。这只小“企鹅”今年已经12岁了,已成为中国家收入过百亿元的互联网企业,市值一度飙升到330亿美元,位列业内世界第三。
曾被视为“文化沙漠”的深圳,却在中国率先闯入“以文化为经济发展主要元素”的世界创意城市网络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“设计之都”称号。在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,深圳文化项目的数量、文化产业的产值逐年翻番,增速已经超过GDP的平均增长数。30载历程,深圳文化产业从创意设计业起步,在文博会这个国际平台的推动下,最终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双赢,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。
崛起: 印刷业催生创意设计
在中国图书出版界,“北书南印”成为一种奇观。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出版社的版样传到深圳,在这里印刷成精美的图书,再运往全国。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刘建的说法,这不仅仅是因为深圳印刷技术水平高,更重要的是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,使书籍衍生出新的审美价值:“深圳印刷业不仅是在‘制造’书籍,更是在‘创造’文化。”
改革开放初期,深圳只有一家年产值不超过50万元的宝安县印刷厂;时至今日,在深圳注册的印刷厂已突破了2000家,年产值超过200亿元。印刷业的发展带动了深圳平面设计的快速前行,催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平面设计师。这些极富才华的平面设计师与深圳的印刷业相互依托,形成了一条完美的“艺术加科技”的产业链,并随同深圳的发展同步成熟、壮大。如今,一部分印刷企业如雅昌等已经开始涉足出版、传媒、创意策划、艺术收藏、装帧设计等相关产业,令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升。
目前,“深圳设计”已成为成都印刷公司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。除平面设计外,工业、室内、建筑设计等纷纷壮大。作为代表性的创意产业分支,设计对许多行业都有“点石成金”的魔力。深圳珠宝、家具、服装、玩具等产业依托设计实现了产业升级。由于深圳设计、创意行业起步早,发展快,在金融海啸侵袭之时,设计业非但没有退却,反而频频扩张。2008年12月7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设计之都”花落鹏城,充分肯定了深圳在全球的设计地位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